大台中佛教會的流傳

臺中縣在地理位置上,東接花蓮縣,南與南投縣、彰化縣毗鄰,西瀕臺灣海峽,北界宜蘭、新竹和苗栗三縣。
境內極東為和平鄉的南湖大山,極西為龍井鄉的塗葛窟,極南為霧峰鄉的象鼻坑,極北為大甲鎮的船頭埔。
地勢為東西狹長,背上面海,地勢西傾,除東北部的和平鄉屬山地之外,附近鄉鎮有部份丘陵地帶,
約佔全縣面積百分之五十以上,其餘均屬平坦地形。
位於大安溪和大肚溪之間的臺中平原,由於有大甲溪流經和平、新社、東勢、石岡、豐原、后里、外埔、大甲、清水以及
大安等十個鄉鎮市後,注入臺灣海峽。在一百餘公里的溪流貫穿流域有豐富的地形景觀,
並呈顯出亞熱帶、暖溫帶以至冷溫帶等不同之氣候帶。這些自然條件為臺中縣提供了一個相當豐裕的生存空間,
大甲溪流域從新石器時代開始,就是境內各族群的住民活動甚為頻繁的區域,同時,也正因為有這麼豐裕的生存空間,
才能為臺中縣的宗教發展提供了相當堅實的經濟基礎。

在大甲溪流域居住最早的居民是新石器時代的先民,接著是泰雅族入居,從清代到日治時期,
大約是以今天的和平鄉,即大甲溪中上游南北兩岸的高低位河階為建村分佈所在,以火耕和游耕等旱田農業為主要的維生活動。
在泰雅族之後人居大甲溪流域下游的平埔諸族,則多居住在下游一帶,已知採植陸稻,以農業兼狩獵為主。
清雍年間,平埔族和當時來臺日漸繁多的漢人接觸頻繁以後,迅速漢化,至道光年間遠離大甲溪流域,遷至埔里盆地。
清雍正二年,人民可以瞨耕番地的律令一頒佈以後,漢莊和番社不久即相互參錯,田疇綿互。
漢人以水稻為拓荒作物,引進犁牛等進步農具,並採高度技術之農業灌溉方式,加速了臺中縣產業活動的開發。
來臺的客家族群初以神岡、豐原、大雅一帶的阿河壩平原為墾殖地,後來在乾隆初葉才開始溯大甲溪谷東人,與泰雅族直接接觸。
至乾隆末葉,客籍墾首劉中立築社寮於麻樸仔籬群社域,與泰雅族交易,並派遣匠首百餘名至東勢角伐木製材。
此為今天的東勢鎮開墾的濫觴。臺中縣的佛寺和客家族群在這個區域的拓墾過程,有某種程度的關係。
除了后里、東勢、石岡等客家族群聚居的區域,均有頗具歷史的佛寺之外,臺中縣境內一些甚具規模的佛寺住持也有其客家的淵源,這或許和客家族群向有吃素持齋的傳統有關。

除此之外,臺灣過去的齋教傳統對臺中縣也有相當的影響。除了有相當多的佛寺在過去是齋堂以外,即使出家眾中,亦有很多家庭背景和齋教有關。以下,將就齋教戰前在臺中縣的傳佈,作一簡單的介紹。

齋教在戰前的傳佈

齋教是在清代傳入臺灣,隨移民從安平 鹿港及艋舺同時傳入 再逐漸分佈至全臺各地。安平、臺南最早的齋堂是化善堂和德化堂,
臺中為慎齋堂 臺北則為艋舺的慈意堂。在清末,雖然佛教在臺灣已經發展伴相當興盛;但是,從福建來臺的僧侶「持齋守戒律者甚少」,而且,「臺僧多娶妻、茹葷者」;當時,維持現在大家習以為是佛教戒律的吃素傳統的是齋教的「菜公、菜婆」。

貝據《安平縣雜記》上的記載 ,當時 菜公、菜婆者,印佛經優婆夷、優婆塞之類。有龍華、金臺(幢)、先天等名目,不茹葷,朝夕誦經禮佛,別為一派。另築精舍,佛誕日大眾一會焉。初入菜堂者,領小乘牒文;二、三年者,領中乘、上乘牒文。聞有秘密咒語,不入其教者,不得而知也。菜公亦能做香花、禪和諸佛事。延請者,不索謝金,送手巾、摺扇而已。此近於僧家者流也

這也就是如伊能嘉矩所說的,「不出家、不剃髮、不穿僧衣,以俗禮守持佛戒」的齋教傳統。
伊能嘉矩這裡說「不出家、不剃髮、不穿僧衣」是齋教的傳統是對的。在衣著上,齋友無論男女平時都是穿白衣,
亦有藍色和灰色;其次:在作法事和誦經時也不像佛家穿著海青,而是穿著長衫馬卦。
這是為什麼會議蔣毓英批評為「僧俗罔辨」的原因。但儘管如此,齋友向佛的心卻絲毫不遜於沙門。

齋教並不像伊能所說的「以俗禮守持佛戒」;相反的,齋門的龍華科儀比沙門的 佛教禮儀來得繁複,
到後來甚至是由於過於繁複而漸不為後代遵守;同時,齋門也和沙門一樣唱唸佛經,只是唱腔和音律不同於沙門。
齋門在法脈上原屬臨濟,主祀神為觀音菩薩,主要是以觀音普門品來渡眾生,齋友的法號也都以音味普天之下皆同的普字開頭。
持全齋的目的在透過斷口慾,學習觀音菩薩慈悲喜捨。
齋門之所以堅持不出家的法門,是為了要知在家的苦,為使業清以後能求得性明。因此,他們強調「帶業修持」,講求「性」、「命」雙修,以自食其力不假供養的方式修行正法,
因此,齋友.通常平時是以士農工商各行各業,維持本身生計之外;在辛苦維持本身溫飽的同時,不忘修持以增進自己的福慧。

這樣的修持方式比起沙門依眾生供養的不帶業修持更辛苦,必需面臨世俗生活中種種貪瞋癡的業障考驗,也因此,
需要更堅定的心和毅力,才能證得佛法。但儘管如此,齋門在過去弘法甚廣,中部並且在鹿港、
臺中和彰化形成佈教網;這或許和齋門「在家修行」的法門並不需要放棄世俗的正常生活,修鍊自心就能達到超越的境界,
可以調和沙門需要出家、剃度等作法和傳統倫理觀念之間的衝突有關。齋門傳入中部雖然是從鹿港上岸,
但由於臺中是中部當時政治經濟中心,因此,在臺中的發展遠比鹿港來得蓬勃,有所謂的海灣線三元,
即沙鹿的天元堂、清水的覺元寺以及大甲的西元堂(即後來的慈意堂)。
此外,大甲的金華寺、臺中慈明寺的開山祖師聖印法師、東勢古靈堂的祖父輩都是龍華派的齋公、
石岡的明山寺以及新杜一家已忘其名稱的寺廟,都是屬於龍華派的齋堂。可以說,龍華派在臺中發展得相當興盛,
但這些齋堂在戰後種種的不同因素紛紛轉為沙門。

全臺的齋堂在戰前的分佈,雖然根據連雅堂的說法是「新竹為多,彰化次之」巧但除了新竹和彰化之外 ,臺中縣也發展得相當蓬勃。
這種現象相當程度的反映出,臺灣佛教從清代以來的發展。
一位龍華會太空普興就曾指出,臺灣的法師多出自齋門。

 

 

 


0